ESG永續發展

ESG永續發展

空水廢及有害物質管理

一、水資源管理

1.1 水資源現況

根據 ESI(Environment Sustainable Index) 統計,臺灣為全球 18 大缺水國,另外,從世界水資源研究所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 的 Aqueduct 工具進行情境模擬分析結果顯示,在 2030 年的時候,凌巨科技所在地區面臨缺水的風險為 10-20%。雖 無立即明顯的缺水風險,但為了響應全台節約用水議題,本公司也極力的配合各項水資源管理措施。

  • 苗栗總部缺水壓力預測

    苗栗總部頭份廠缺水壓力預測

  • 八德廠缺水壓力預測

    八德廠缺水壓力預測

  • 新竹廠缺水壓力預測

    新竹廠缺水壓力預測


長期性- 降雨模式變化可能導致廠區淹水,凌巨科技降雨模式變化使用升溫1.5℃及2℃情境,以豪雨日R200mm( 一年內日降雨量超過200mm 的天數、同時觀測年最大降雨變化率) 為分析指標,採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 進行預測,並依據水利空間推估無淹水風險。
面對降雨模式變化帶來的營運中斷風險,凌巨科技持續留意周邊流域水位及追蹤降雨量變化,每年定期進行一次緊急應變演練,確保員工熟悉撤離與設備保護流程。

  • 苗栗總部頭份廠降雨模式淹水預測

  • 八德廠降雨模式淹水預測

  • 新竹廠降雨模式淹水預測


  • 苗栗總部頭份廠依水利空間推估預測

  • 八德廠依水利空間推估預測

  • 新竹廠水依利空間推估預測


1.2 水資源管理

凌巨科技用水來源主要為自來水,水源非來自於保護區或水源地,經過評估,凌巨對水資源及水源地生態環境不會造成明顯的環境衝擊。為因應氣候變遷與水資源日趨匱乏之狀況,凌巨科技所有廠區逐年增加製程用水及設備用水之回收水量來取代用水需求,以達節約用水及保護水資源的目的,減少對自然環境之衝擊。凌巨科技持續積極收集用水數據,定期監控水質及用水情況,不定期配合政府推廣政府節水活動,以達到水資源保護之目的。

凌巨科技對各廠區不同事業體產出之不同特性廢水,設有適性的廢水處理單元及作業程序,由專人定期點檢保養,使處理設備保持正常運作,並定期委由合格檢測公司進行檢測,確保排放水質符合政府規範,並依規定取得事業廢水排放許可證後排放至合法之水體。此外,我們加強廢水回收工程,提升廢水回收量,以減少污水排放量。

提升廢水回收量目標:2030 年廢水回收及運用管理,回收水量較2023 年預計增加約38.7% (約18 萬噸)。( 詳如2024年報第24 頁)


凌巨科技用水來源、

水壓力指數

承受水體、廢水處理設施

廠區 八德廠 新竹廠 頭份廠 大陸廠

取水來源

石門水庫 寶二水庫 永和山水庫 魁儡胡

水壓力指數

中低度 中低度 低度 中低度

排水承受水體

南崁溪 茄苳溪 中港溪 吳淞江

廢水處理設施

八德污水處理廠 新竹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 無製程 吳淞江污水處理廠
評估水資源風險程度,藉以預先進行水資源管理及設置水回收設備,同時也揭露取水來源、排水承受水體、廢水處理單位及水質數據,確保符合地方法規制定的排放水質標準。


凌巨科技各廠區用水數據(單位:百萬公升):

年度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用水項目 八德廠 新竹廠 頭份廠 大陸廠 八德廠 新竹廠 頭份廠 大陸廠 八德廠 新竹廠 頭份廠 大陸廠 八德廠 新竹廠 頭份廠 大陸廠
自來水 2,175.579 255.570 20.648 187.671 2,314.787 281.356 20.469 179.686 2,344.658 282.691 17.330 150.381 2,125.611 313.624 24.977 137.663
地下水 438.740 7.905 0 0 317.410 0.088 0 0 238.187 0.254 0 0 179.216 0 0 0

取水量

(自來水+地下水)

2,614.319 263.475 20.648 187.671 2,632.197 281.444 20.469 179.686 2,582.845 282.945 17.330 150.381 2,304.827 313.624 24.977 137.663v
製程水回收量 242.128 68.886 0 23.491 840.603 59.271 0 23.865 410.203 54.350 0 30.066 357.510 78.653 0 33.906

用水量

( 取水量+製程水回收量)

2,856.447 332.361 20.648 211.162 3,472.800 340.715 20.469 203.551 2,993.048 337.295 17.330 180.447 2,662.337 392.277 24.977 171.569
排水量 1,787.596 140.434 0 11.421 1,786.324 181.956 0 15.171 1,756.890 193.862 0 11.046 1,584.200 261.095 0 7.977

耗水量

(取水量-排水量)

826.723 123.041 20.648 176.250 845.873 99.488 20.469 164.515 825.955 89.083 17.330 139.335 720.627 52.529 24.977 129.686

凌巨科技各廠區廢水水質檢測數據報告:

年度 2024 年
檢測項目 八德廠 大陸廠

pH值

台灣廠放流水標準: 6~9

大陸廠放流水標準: 6~9

7.3 7.4

水溫(℃ )

台灣廠放流水標準: 35℃以下

大陸廠放流水標準: NA

25.2 11.3

懸浮固體(mg/L)

台灣廠放流水標準: 30

大陸廠放流水標準: 400

6.5 11

生化需氧量(mg/L)

台灣廠放流水標準: 30

大陸廠放流水標準: NA

8.4 --

化學需氧量(mg/L)

台灣廠放流水標準: 100

大陸廠放流水標準: 500

22 19

註: 上表數據為台灣廠依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規定,每季檢測一次的水質項目,大陸廠依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每年檢測一次的水質項目,並取平均至小數點後一位所計算出來的平均值。

註: 未列入上表之放流水項目,皆符合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規定進行檢測並符合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放流水水質項目及限值規定之放流水排放標準。

註: 新竹廠因為處於湖口工業區區內廢水排放至該工業區廢水廠進行處理,本公司按月繳交廢水處理費用,2024 年皆符合排放標準與規則。


二、廢棄物管理

2.1 廢棄物現況

避免廢棄物與有害物質造成人員健康危害以及保護環境生態是我們期許的目標,為了達成此目標,我們必須遵守環境保護及環安衛相關法令、落實持續改善精神、污染預防、工業減廢、循環經濟及敦親睦鄰,以建立環境保護永續經營為指標。

凌巨科技積極與合法處理機構媒合,降低環境負擔為目標,以期能回收再利用,且確保產品之穩定性,對於各製程進行全面檢查,提升產品品質,所產出之廢棄物委託合法合格廠商進行處理,中間處理方式包含化學處理、物理處理、焚化處理、熱處理、再利用、資源回收及其他等方式。

2.2 廢棄物管理

我們秉持「維護自然環境,實施綠色活動」的精神,藉由環境管理系統之運作,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理念。

  • 建立、實施並維持環境管理系統。
  • 符合環境保護法令規章與利害關係人之要求。
  • 推動綠色設計理念,落實廢棄物分類及清除管理,提升環境績效。
  • 致力於污染預防、持續改善工作,協同廠商減少環境衝擊。
  • 透過溝通、宣導及教育訓練,使全體員工均能瞭解環境管理之重要性。

凌巨科技訂立「廢棄物清理運作管理辦法」,依產品生命週期觀點之環境考量,針對事業廢棄物分類、收集、貯存、處理等程序進行規範,期望在產能持續增加下,運用管理措施,清除廢棄物,改善環境衛生,避免廢棄物產出量同比例擴大,而造成環境威脅。

  • 對供應商的要求: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包裝容器,不可重複利用的容器必須是可回收再利用的材質;供貨過程產生的廢棄物也必須是可再利用的資源回收品項,或是公告再利用的廢棄物,共同履行遵守地球環保之責任。
  • 對生產的要求:廠內生產製程物料使用源頭控管,避免使用現行環保技術無法處理的原物料以及設備材質,並針對製程原物料/ 廢棄物檢討回收再利用。符合環境保護法令規章與利害關係人之要求。
  • 對員工的要求:新進員工須接受環安衛教育訓練,並定期使用公告宣導、提醒員工垃圾分類,提升整體員工環安衛觀念與素養,並且在行進動線、茶水間與販賣機等定點設置垃圾、回收桶,使每位員工都能自主分類可回收廢棄物,每個處所至少都維持基本種類的垃圾分類對地球環保永續經營多一分努力及貢獻。推動綠色設計理念,落實廢棄物分類及清除管理,提升環境績效。
  • 對廢棄物處理的回收要求:逐年檢討廢棄物處理管道是否合宜,並以搖籃到搖籃的理念,減少廢棄物直接進入焚化廠或是掩埋場處理,增加廢棄物的再利用性,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廢棄物與廠商合作,將廢棄物再製成為原料使用,達到循環經濟的成效,積極朝零廢棄的目標前進;2024 年凌巨科技共產生非有害廢棄物2551.759 噸廢棄物,100% 委託合格廠商清除及處理,妥善處理廢棄物並定期稽核。致力於污染預防、持續改善工作,協同廠商減少環境衝擊。
  • 凌巨科技廢棄物回收率目標訂定為33%,廢棄物回收種類包含資源廢棄物( 紙/ 箱、塑膠、鐵鋁罐)、事業廢棄物( 廢溶劑、廢酸液)、電子下腳料玻璃、廢塑膠、廢木材、燈管等。2024 年凌巨廢棄物回收率38.13%( 回收及再利用廢棄物:1423.881 噸/ 總廢棄物:3734.2868 噸)。

廢棄物減量目標:2030 年廢棄物回收處理的百分比目標為45% 以上。( 詳如2024年報第24 頁)。

2.3 廢棄物處理

凌巨科技執行廢棄物管理工作,以提高製程廢棄物回收率為目標,減少源頭廢棄物產生量,廢棄物的處理清運均符合法令規範,依法申請許可、申報數量,並嚴謹審核處置廢棄物廠商處理之合法資格,進行妥善處理運作及記錄。
公司進行廢棄物分類管理,有價廢棄物透過採購部門對外銷售,由外部機構回收利用。無價廢棄物則委託合格廠商處理清運,除搭配 GPS 追蹤外,也不定期稽查廢棄物清運處理狀況。


凌巨科技各廠區廢棄物統計(單位:公噸):


年度 2023 年 2024 年
廢棄物項目 台灣廠 大陸廠 台灣廠 大陸廠
廢棄物種類 一般事業廢棄物 2,325.3470 638.5000 2,047.2390 504.5200
有害事業廢棄物 1,248.9432 11.9000 1,171.9791 10.5487

廢棄物

處置方式

化學

96.1400 0 76.4500 0
物理 1,598.0820 0 1,453.8320 0

焚化

227.2242 124.9000 227.9551 150.3487
熱處理 483.0700 0 231.7200 0

再利用

536.8400 0 470.9200 0

資源回收

632.934 525.4000 588.2410 364.7200

其他

0 0 170.1000 0

總重量 ( 一般 事業廢棄物+ 有害事業廢棄物)
4,224.6902 3,734.2868

回收總量 (再利用 + 資源回收)

1,695.1740 1423.881

回收百分比 % (回收總量 / 總重量)

40.13% 38.13%

註:
1. 再利用:指本公司廢棄物運送至處理廠,透由化學、物理、熱處理等方式,於廢棄物中取得有價資源再利用之廢棄物。
2. 資源回收:指屬政府公告再利用廢棄物,經由資源回收商清除再利用。
3. 其他:指表列以外之合法處理方式。

單位:公噸

廢棄物的處置 一般事業廢棄物 有害事業廢棄物 總 量
現 場 離 場 現 場 離 場
2023 年 0 2,963.847 0 1,260.8432 4,224.6902
2024 年 0 2,551.759 0 1,182.5278 3,734.2868

三、空氣污染防制

空氣污染管理

凌巨科技製程廢氣可分為酸鹼性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氣,分別採用廢氣洗滌塔、沸石濃縮轉輪或活性碳吸附處理。廢氣處理均符合台灣《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空氣汙染管制及排放標準》及《固定汙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規定。尤其是沸石濃縮乾淨空氣排至大氣,處理效率更優於法規。
此外於製程設備後端裝設之燃燒式 Local Scrubber,將製程使用後之全氟化物、易燃性及毒性等特殊製程廢氣進行燃燒分解等特殊處理,再經中央廢氣洗滌塔進行水洗中和,以有效降低空氣污染物之排放。

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為持續達成國際減量趨勢,CVD 尾氣燃燒效率優化調整及投資乾蝕刻尾氣燃燒設備減少碳排放,預計2030 年溫室氣體減量≧ 38%(VS2022 年)。( 詳如2024年報第24 頁)


四、環境支出

環境支出管理

近年來由於環保意識高漲,對於環境管理之要求與日俱增,兼以各項污染物排放標準逐漸提高。為確保廢水、空氣污染排放及廢棄物清運處理皆符合國
內排放標準及法規要求,凌巨科技每年編列環保經費主要用於改善能源設備、水質檢測、廢棄物處理及環境管理成本等。本公司自1997 年成立至今,已投入污染防治設備及汰換老舊設備並採用節能效果佳之設備,以便全力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及節能減碳地球永續目標前進。

凌巨科技的環境相關支出費用與效益(單位: 新台幣元)


年度

2024 年

效益說明
環境支出項目 台灣廠 大陸廠
水質檢驗費 1,253,119 38,171 水質檢測費包含原廢水、雨水及飲用水等水質檢測,確保水
質符合水污法,並可提供員工合格的飲用水,重視員工健康。
事業廢棄物處理費 11,473,205 627,776 符合法規 : 妥善處理事業生產及員工產生之廢棄物。
水污費 73,939 1,060,938 符合法規 : 減少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改善能源設備費 1,133,750 5,887,960 無塵室 FFU 原為AC 馬達風扇組改為節能DC 馬達風扇組等。
管理成本 274,575 129,326 透過管理系統驗證,達成環境永續KPI。
環境支出費用合計 21,952,759 凌巨科技針對環境永續,持續性推動減少廢棄物產生、降
低原生性資源的使用量,以提升綠色循環概念。

五、有害物質管理

凌巨科技為確保材料長期穩定之供貨與品質,透過「採購作業程序」與「供應商/ 委外加工廠商評鑑與考核作業程序」等相關制度,以規範供應商管理的各種程序。同時宣導與要求供應商理解「有害物質清單」及簽署「綠色環保聲明書」、 「衝突礦產調查表」 , 「責任商業聯盟(RBA) 行為準則」以對於供應鏈的勞工權益、環境保護、道德規範等項目進行了解與控管,降低自身與供應商之營運風險及成本。針對關鍵材料供應商,鼓勵主動參與自評,定期監控營運狀況, 以執行風險管控措施,2ND 策略備案,共同攜手邁向穩健及永續成長的未來。


5.1 無有害物質管理政策-綠色供應鏈管理

凌巨科技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凌巨與供應商自當將追求綠色產品為己任。為確保 產品符合國際法規 (RoHS、REACH) 及客戶規範,凌巨科技嚴格要求供應商需符合凌巨科技所制定的有害物質管理標準,透過綠色供應鏈管理,提供低毒性、低污染的產品給予客戶,以降低環境或人體的危害,更可善盡綠色產品責任。

凌巨科技根據國際環保規範並參考客戶有害物質管制標準,制定「有害物質管制清單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olled」。產品自開發階段即依照規範標準選用材料,以確保我們所供應給客戶的產品是對環境友善且健康安全的產品。
「有害物質管制清單」內容包含了歐盟 RoHS 指令、歐盟 REACH 法規,歐盟 RoHS 修正指令 (EU) 2015/863 已將 4 項四項塑化劑 (Phthalates)(BBP, DBP, DIBP, DEHP) 納入管制項目內,本公司為因應 RoHS 指令要求,於 2018 年 10 月開始強制要求供應商在進行零件承認及更新其報告時必需提供 RoHS 之 10 項禁用物質測試報告。針對在 ECHA 制定的 REACH 高關注物質 (SVHC),每半年新增物質清單,截至 2024 年 12 月最新公告為止,總共管制了 242 項物質,皆已即時更新至該標準並執行之。

凌巨科技管理方法
善盡責任落實無有害物質管控,為確保產品能符合各國及客戶有害物質要求,管控項目與措施。
項 目 措 施 2023 年實績 2024 年實績
法規資料庫 建立 建立相關技術標準以管控有害物質,並推動本公司與客戶綠色規格比較表。 客戶綠色規格建立完成率 100%。 客戶綠色規格建立完成率 100%。
源頭管理
  • 1. 供應鏈管理:新供應商 / 外包商選擇與評鑑。
  • 2. 零件承認:審核供應商提供第三公正單位測試報告及零件成分表,將供應鏈的化學品數據做資訊化的管理。
新材料共審核通 過 326 件。 新材料共審核通 過 433 件。
製程管理
  • 1. 進料檢驗:當供應商將零件送達本公司時,將抽樣進行檢測,以確保有害物質符合要求。
  • 2. 產品有害物質年度檢測。
產品稽核的無有害物質抽測符合率 100%。 產品稽核的無有害物質抽測符合率 100%。

5.2 衝突礦產政策-道德採購

凌巨科技遵守責任商業聯盟(RBA),承諾不採購與使用來自受衝突影響和高風險地區,並將禁用衝突礦產政策傳達給供應商,要求其承諾與遵守,衝突礦產(Conflict Mineral) 是指在受衝突影響和高風險地區的武裝部隊透由武力侵犯人權的方式所開採的血汗礦產。根據歐盟發布Regulation (EU) 2017/821「衝突礦產conflict minerals」法規, 自2021 年1 月1 日之後,歐盟境內對於3T1G 衝突礦產[ 鎢(Tungsten)、錫(Tin)、 鉭(Tantalum)、金(Gold)]的相關資訊須進行強制性盡職調查;隨著國際重視,礦產種類延伸至鈷(Cobalt)、雲母 (Mica),以確認礦產來自非衝突地區,同時也要求供應商
此政策傳達至其上游供應商,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凌巨科技管理方法
內部制度:衝突礦產管理要求新應商及新材料供應商簽署”綠色環保聲明書”理解凌巨科技衝突礦產政策, 如客戶提出衝突礦產調查, 會以負責任礦產倡議 (Responsible Minerals Initiative, RMI) 開發的標準化報告模板(Conflict Minerals Reporting Template,CMRT;Extended MineralsReporting Template, EMRT) 進行調查, 鑑別供應鏈中礦產與冶煉廠來源資訊。
項 目 措 施 2023 年實績 2024 年實績
綠色環保聲明書 要求新應商及新材料供應商簽署”綠色環保聲明書”理解凌巨科技衝突礦產政策。 綠色環保聲明書簽署完成率 100%。 綠色環保聲明書簽署完成率 100%。
衝突礦產調查
  • 1. 客戶提出衝突礦產調查, 會以負責任礦產倡議 ( RMI) 開發的標準化報告模板(CMRT;EMRT) 進行調查。
  • 2. 鑑別供應鏈中礦產與冶煉廠來源資訊。
凌巨產品使用的材料供應商均未違反衝突礦產管理要求。 凌巨產品使用的材料供應商均未違反衝突礦產管理要求。

< 綠色環保聲明書截錄>


5.3 供應商社會環境責任保證書-RBA供應鏈管理

凌巨科技依據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 訂定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準則,作為管理供應鏈的基本價值觀。本準則包含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標準、商業道德規範及管理體系,確保供應商的工作環境安全、員工受到尊重並富有尊嚴、商業營運環保並遵守道德操守。本公司要求供應商盡可能避免有關環境、人權/勞工、企業倫理、勞工標準,及事先預防罷工衍生的停產風險,與供應商建立共存共榮的關係。

凌巨科技要求合作的供應商夥伴須依循RBA 行為準則之規範,簽署「供應商社會環境責任保證書」,承諾所進行的任何活動皆符合相關法律及道德準則。

凌巨科技管理方法

要求合作的供應商夥伴須依循RBA 行為準則之規範,簽署「供應商社會環境責任保證書」,承諾所進行的任何活動皆符合相關法律及道德準則。主材供應商RBA自我評估表填寫及複評稽核。

項 目 措 施 2022 年實績 2023 年實績 2024 年實績
供應商社會環境責任保證書簽署 要求合作的供應商夥伴需依循RBA 行為準則之規範,簽署「供應商社會環境責任保證書」。 供應商28家完成簽署。 供應商9家完成簽署。 供應商20家完成簽署。
供應商RBA自我評估
  • 1.主材供應商RBA自我評估表填寫。
  • 2. 主材供應商RBA自我評估表複評稽核。
主材供應商47家,20家完成自評,整體供應商RBA 稽核率43%。 主材供應商29家,18家完成自評,整體供應商RBA 稽核率62%。 主材供應商33家,33家完成自評,整體供應商RBA 稽核率100%。

六、環保法令遵循

違反環保法令事件

本公司於 2024 年全廠區,均無違反環保相關法令之事件,故無任何懲處及紀錄,未來將繼續秉持守法守規、落實管理之原則,同時加強自我管理及持續改善,以維持符合環保法規,達到環境保護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