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永續發展

ESG永續發展

利害關係人溝通及鑑別重大主題

利害關係人與重大主題鑑別流程

  • 內部會議鑑別主要利害關係人及關注議題

  • 參考 GRI 準則 2021 年版以及同業 ESG 報告擬訂永續議題問卷

  • 線上問卷

  • 重大主題排序

  • 對應 GRI 準則揭露項目

一、確認利害關係人

利害關係人為影響凌巨科技或受凌巨科技影響的群體,凌巨科技依據六大篩選原則「責任」、「影響力」、「親近度」、「依賴性」、「代表性」、「政策及策略意圖」,由各部門初步篩選例行業務往來所接觸的利害關係人類型,再根據個別利害關係人與凌巨科技的互動頻率、相互影響程度與對彼此的重要程度,經由內部永續發展委員會會議討論並參考同業情形,最終鑑別出七個主要的利害關係人,包含員工、股東投資人、政府機關、媒體、客戶、非政府機關(社區里鄰、產學合作對象、公協會)、供應商(含承攬商)。透過各種溝通管道傾聽利害關係人的聲音,蒐集利害關係人對本公司的關注議題,接受並回應利害關係人的期待。

確認主要利害關係人

確認主要利害關係人
確認主要利害關係人

二、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與關注議題

凌巨科技的主要利害關係人由於身份類別不同,使得各類別的利害關係人關注本公司之議題亦多有差異。凌巨科技各部門主動透過多元管道與利害關係人持續良性互動,讓關注本公司的利害關係人能適時瞭解公司營運概況。同時本公司亦能掌握利害關係人對公司的要求及期待並及時回應,公司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會報告主要利害關係人與公司雙向溝通情形。
本公司各部門蒐集主要利害關係人於例行業務往來過程中提出的關注議題,由永續發展委員會彙整。同時參考 GRI 永續性報導準則 2021 年版與同業 ESG 報告,歸納出利害關係人關注的永續議題,涵蓋經濟、環境與社會 (含人權) 等面向,確保凌巨科技揭露的永續資訊滿足 GRI 準則要求的完整性與多元性。
利害關係人溝通方式: https://www.giantplus.com/stakeholders

三、鑑別重大主題

重大主題鑑別流程:

  • 永續議題
    19 項

  • 利害關係人問卷
    收回 163 份

  • 主管問卷
    收回 22 份

  • 鑑別重大主題
    10 項

凌巨科技永續發展委員會擬定 19 項永續議題,透過發放線上問卷請主要利害關係人填寫公司各項議題對其造成的衝擊程度,共回收 163 份有效問卷,涵蓋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政府機關、社區里鄰等,得出主要利害關係人對各項永續議題的關注程度評分。
再發放線上問卷予公司 22 位主管填寫各永續議題對本公司內部與外部產生衝擊程度之評分。再將二者評分彙整後得出重大主題矩陣圖,經由永續發展委員會討論後將環境、社會 (含人權) 與經濟三個面向各取分數前三名之永續議題列入當年度的重大主題,另針對「氣候變遷調適」議題,考量最新法規與全球議題,以及確保本報告書報導的全面性,決議將其列入重大主題中。確認當年度公司應優先揭露環境、社會 (含人權) 與經濟面向的 10 項 重大主題。分別為法規遵循、資訊防護、營運績效、公司治理、客戶關係管理、氣候變遷、創新研發、產品品質與責任、勞雇關係、人權政策與多元包容、職業安全衛生。當年度鑑別出的 10 項重大主題對公司而言,同時具備風險與機會的性質。
公司面對日益挑戰的經營環境,尤其在追求營運績效、回饋股東及客戶信賴之際,也不能犧牲當地的居住環境品質以及保障員工健康福祉,若不慎發生違法事件將嚴重損害公司建立起來的商譽。相對地,倘若公司能將風險轉化為機會,找出公司在經濟績效、永續環境及社會共榮之平衡點,將讓公司持續成長茁壯,邁向永續經營。本公司將在本報告書說明各重大主題的管理方針及相關揭露項目,同時為兼顧永續報告書資訊的均衡性,補充揭露投身公益的成果。

凌巨重大議題矩陣
排序 2022 年重大主題 2023 年重大主題 2024 年重大主題 比較
1 職業安全 營運績效 營運績效 -
2 溫室氣體排放 / 氣候變遷 客戶服務 法規遵循 新增
3 廢棄物和有害物質管理 人才培育 職業安全衛生 ↑ 5
4 技術創新與市場布局 節能減碳 產品品質與責任 新增
5 誠信經營 資安防護 客戶關係管理 ↓ 3
6 風險與危機管理 人權保障 勞雇關係、人權政策與多元包容 ↑ 5
7 法令遵循 勞雇關係 資訊防護 ↓ 2
8 營運財務績效 職業安全衛生 創新研發 新增
9 - 廢棄物和有害物質管理 公司治理 新增
10 - 永續供應鏈 氣候變遷 新增
11 - 勞資溝通 人才招募、留任與發展 ↓ 6
12 風險管理 -
13 永續供應鏈管理 ↓ 3
14 廢棄物管理 ↓ 5
15 空氣污染物防制 -
15 誠信經營與商業道德 -
17 能資源管理與溫室氣體 ↓ 13
18 數位轉型 -
19 社會參與 -

撰寫報告書原則

報導原則

準確性

清晰性

完整性

時效性

平衡性

可比較性

永續性脈絡

可驗證性

完整的 ESG 報告

凌巨科技遵循 GRI 準則的報導原則來編制 ESG 報告:

  • 1.根據永續性脈絡原則:透明地揭露公司如何對營運當地、周邊區域的經濟、環境及社會 (含人權) 實際情況採取因應措施來改善或降低負面衝擊。

  • 2.根據準確性原則:報告之資訊應與事實相符且資料來源正確。

  • 3.根據平衡性原則:報告之資訊應公正反映正、反面績效,讓利害關係人對凌巨科技的 ESG 績效做出合理的評估。

  • 4.根據清晰性原則:報告書呈現資訊的方式,可讓利害關係人容易理解和容易取得。

  • 5.根據可比較性原則:報告以國際慣用的標準揭露 ESG 資訊,同時資訊揭露的方式,讓利害關係人能分析公司長期的績效。

  • 6.根據時效性原則:公司定期發行 ESG 報告,適時提供 ESG 重要資訊供利害關係人作出正確決策。

  • 7.根據可驗證性原則:公司以可供內外部人員檢視、確保資訊揭露正確的方式彙編 ESG 報告。

  • 8.根據完整性原則:報告書揭露之資訊應充足反映公司在經濟、環境及社會 (含人權) 的顯著衝擊範圍。


永續經營的影響力-確定重大主題與風險評估

2024 年重大主題10 項,依據臺灣證券交易所辦理公司治理評鑑要求,上市上櫃公司應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並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重大主題風險發生的嚴重性與可能性,及其風險考量、風險評估詳如下表分析與說明,並摘要管理行動及風險評估後相關管理措施說明如下:( 風險發生可能性: 1- 非常不可能、2- 不可能、3- 可能、4- 相對可能、5- 非常可能/風險衝擊度: 1- 完全無衝擊、2-無重大衝擊、3- 普通衝擊、4- 相對重大衝擊、5- 嚴重重大衝擊)。

面向

重大主題排序 對公司的重要性與風險考量 正向 負向 對應 GRI 準則 2021
可能性 衝擊度 可能性 衝擊度 一般揭露 / 主題準則
公司治理面 法規遵循 凌巨科技遵循政府規範,並訂定相關內部規章,以確保無因違反法規所產生之風險或罰則。 4.54 4.64 2.77 3.41 2-27 法規遵循
公司治理面 營運績效 持續優化生產效率,提升產值及獲利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4.54 4.64 3.09 3.36 201-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公司治理面 客戶關係
管理
產品依照規範標準生產及出貨,避免發生違規事件造成客戶不便及降低信任感。重視客戶隱私,提升顧客滿意度、忠誠度,提高客戶合作意願,創造企業最大收益與利潤。 4.54 4.64 3.09 4.55 416-2 違反有關產品與服務的健康和安全法規之事件
環境面 創新研發 透過創新研發提升產品競爭力,推動永續發展與技術突破。
智慧財產權保護確保研發成果不被濫用,維護市場優勢。
專利取得不僅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也吸引投資與合作機會,促進長期成長。
4.23 4.54 3.32 3.45 自訂
環境面 產品與工程品質與責任 產品品質符合規範標準,且製造到工程執行之整合服務皆依相關品質管理程序進行。穩定的產品品質、交期及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為公司與客戶間建立信任與良好口碑。 4.36 4.55 3.23 3.59  416-2 違反有關產品與服務的健康和安全法規之事件
公司治理面 資訊防護 為永續推動凌巨科技的事業發展,透過供應商篩選及管理,確保原物料供應之品質與穩定度,與供應鏈中各廠商建立夥伴關係,合作夥伴們亦須共同遵循環境與社會責任。 4.5 4.72 2.95 3.55  418-1 經證實侵犯客戶隱私或遺失客戶資料的投訴
公司治理面 公司治理 透過健全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機制,提升企業穩健發展。
董事會與管理層積極推動永續策略,確保公司長期價值與利益相關方的信任。
4.63 4.59 2.77 3.07 2-9 治理結構及組成
經濟面 氣候變遷 面對全球企業所可能面臨的營運、環境、資安等風險,須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保持快速應變的靈活度,減少損失並遵守法規導入使用綠電比例及調整設備運轉最佳化提高效率。全球環保趨勢及配合國家整體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發展,掌握公司之溫室氣體排放量,並規劃相關節能目標及措施,開展環境永續行動。 4.18 4.23 2.86 3.18 201-2 氣候變遷所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與機會
305-1 直接(範疇一)溫室氣體排放
305-2 能源間接(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
305-3 其它間接(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
305-4 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
社會面 職業安全衛生 遵守「職業安全衛生法」,提供員工安全、健康的優質與友善職場。 4.5 4.82 3.00 3.45 403 職業安全衛生
社會面 勞雇關係、人權政策與多元包容 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也是營運成功的重要關鍵。和諧具共識的勞雇關係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基石。 4.5 4.73 2.95 3.32 401-1 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
401-2 提供給全職員工( 不包含臨時或兼職員 工) 的福利
401-3 育嬰假
402-1 關於營運變化的最短預告期
404-1 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數
405-1 治理單位與員工的多元化
405-2 女性對男基本薪資與薪酬比例

註:其中「氣候變遷調適」議題,考量最新法規與全球議題,以及確保本報告書報導的全面性,決議將其列入重大主題中。



四、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凌巨科技為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持續聚焦SDG 3( 健康與福址)、SDG 4( 優質教育)、SDG 5( 性別平等)、SDG 6 ( 淨水與衛生)、SDG 7( 可負擔
的能源)、SDG 12 ( 責任消費與生產) 與SDG 13( 氣候行動) 等7 個永續目標,透過經濟、環境、社會面設定2024 目標及其管理措施,以具體的行動實踐永續影響力。

經 濟 面SDGs 目標對應:12 責任消費與生產、13 氣候行動

公司目標 管理措施 對應SDGs目標
揭露相關資訊,配合政府推動公司治理藍圖 揭露公司非財務資訊,參考國際通用報告書編製準則 12
因應氣候變遷與能源供應風險,積極評估與持續控管極端氣候對營運的衝擊 針對水災、颱風、停電及全球氣溫升高等實質風險,發展調適策略,並訂定解決方案,積極發展相關應對作為,確保災害發生後可迅速恢復營運,減少損失。 13

環 境 面SDGs 目標對應:06 淨水與衛生、07 可負擔的能源、13 氣候行動

公司目標 管理措施 對應SDGs目標
推動節水節能 凌巨科技,秉持著友善環境之目標;放流水符合汙水下水道放流標準,並設有相關專責人員,同時定期進行水質檢測及監控。針對水資源之使用效率,設置廠內回收水設備,提高水循環再利用,降低環境衝擊。(SDGS 6.3 改善水質/ 廢水處理/ 安全再利用;6.4 提高用水效率) 6
響應國家2050 淨零排碳政策,發展再生能源 預計於2025 年度購買再生能源及憑證總容量達 4,500MWH,持續推動節能減碳,提升能源效率達到政府推動能源用戶平均年節電量1.5% 以上。 7
導入溫室氣體盤查及驗證工作 取得溫盤查證聲明書。 13

社 會 面SDGs 目標對應:03 健康福祉、04 優質教育、 05 性別平等

公司目標 管理措施 對應SDGs目標
推動職安衛自主檢查與管理措施,防範廠內災害及減少風險產生 依據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及職安衛相關法令,訂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規章,設有相關工作安全守則,建立自主檢查與安全作業標準,預防各種潛在危害事故發生。 3
提升新進與在職員工的知識與技能 新進員工入職前,需透過培訓瞭解公司共同性規定,如工作規則、職安衛法規及其他規範;進入工作環境則交由主管工作中培訓,直至操作熟悉,方能獨立作業,確保產品與工作品質。 4
禁止性別歧視,在招聘、任用、薪酬、晉升、訓練等,無性別歧視政策 公司訂定「員工工作規則」,並送縣市政府勞動局核備在案,明確規定禁止性別歧視政策與制度。 5